45岁至60岁者成建筑工人绝对主力 年轻人职业追求更多元不愿从事建筑施工行业

来源:楚天都市报 发布:2021-09-03 16:41:04

工资相对于以前提高了不少,建筑工地的环境也改善了许多,但招工人却越来越难了,尤其是年轻一点的。建筑工地“用工荒”“老龄化”已成为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的难题。

针对建筑行业务工人员现状,今年7月起,极目新闻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:30岁以下的建筑工人,占比仅一成;45岁至60岁者成了绝对主力。

年龄断层问题凸显,正倒逼建筑施工企业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。

调查

百万建筑工人“断层”严重

华中科创产业园一期项目,一线农民工192人,30岁以下的13人,占比不到7% ; 中建壹品澜庭项目,一线农民工480人,30岁以下的仅48人,占比10%;武汉地铁轨道交通5号线3标一线工人246名,30岁以下者16人,占比7%……

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,在调查走访的61个建筑施工工地、18621名建筑工人中,30岁以下者占比仅一成,50岁左右者是绝对的主力军,年龄“断层” 现象严重。工地不仅难以吸引新的年轻农民工进入,为数不多的还正在“逃离”。

9月1日中午,在武昌区黄鹂路一家水果店,26岁的店主谢虎正在给顾客称西瓜。“开水果店竞争大,也辛苦,但比以前在工地上干要轻松点。”谢虎是十堰市房县人,初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在建筑工地上打工,主要是砌墙、抹灰。今年上半年,他和父亲还在黄陂区一个房建项目务工。

“我在工地上一个月七八千,而且还不用操心,收入比现在要好。”谢虎说,离开工地,主要是因为工地“太枯燥了”。下了班很少出工地大门,几乎都在宿舍玩手机,身边也都是和父亲一样的中老年人,没什么交流。打拼多年,现在攒了些钱,就想着换个工作。

湖北金扁担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老板陈楠认为,现在的年轻农民工,文化素质提高、信息获取渠道和就业渠道更广阔,加上经济压力不像父辈那么大,他们远离风吹日晒的一线建筑工地,是必然的事情。

作为湖北省建筑劳务协会劳务分会秘书长,陈楠认为,武汉目前一线建筑工人约百万人,年龄断层问题早已凸显,“用工荒”已经出现,“不好招人,招到的人干几天一言不合就走了。”

分析

年轻人职业追求更多元

数据显示,年轻人不愿从事建筑施工行业,主要是工作离家远、时间不固定,工作劳动强度大,工作环境相对较差,社会地位低,工作不体面。也包括工作危险系数大、权益难以得到保障、存在一定程度欠薪问题等。

中建二局光谷综保区产业园项目书记税平认为,年轻人不愿进入工地,有一部分原因是缺少相关的技能,技能学习的周期性强,而外卖等新兴职业没有这类要求,门槛较低,导致很多年轻人从工地“转型”去送外卖。

数据显示,大多数外卖骑手年龄在21-40岁,较为年轻,六成骑手收入在4000-8000元,主要工作动机是“就业门槛低”和“能兼顾家庭”。而一线建筑工人普遍需要拥有一技之长,相比较能挣快钱的“网约配送员”等职业,建筑工地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大降低。

全国道德模范、湖北信义兄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东林认为,尽管目前建筑工人的生活环境有了改善,待遇有所提高,但保险及社会保障问题亟需改善。很多建筑工人都是跟着小包工头干,出了安全事故维权很困难,这也是建筑工地留不住年轻人的原因之一。

专家

应增强建筑工人归属感

武汉建筑业协会今年对农民工进行的专项调研报告指出:目前农民工工资水平、支付及时性已不再是主要矛盾,农民工住宿、伙食也得到了较大改善。但建筑行业仍面临“用工荒”,年轻人不愿从事建筑施工,导致建筑业工人“断层”问题十分严峻。

在武汉建筑业协会秘书长李红青看来,核心矛盾是“地位”问题。因从业人员从职业称谓、居住环境、休息权益、劳动保护、业余休闲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“欠账”,导致建筑工人不体面、社会地位较低。

“几乎所有建筑工人长年以来一直从一个围墙内转移到另一个围墙内,身在城市,却是过客,根本没有融入城市生活。”李红青说,他们甚至未曾见过自己亲手建成的项目投入运营后的样子。

“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势在必行。”湖北省建筑劳务协会劳务分会秘书长陈楠也认为,农民工不仅在城市难有归属感,在工地也没有归属感,“一个项目干完,可能班组解散,又要去找别的活干。”陈楠建议,很多劳务工人都是跟着大型建筑企业走,对于优秀的务工人员,建筑企业可以通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、转为正式员工等方式,予以保障和激励,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,有归属感,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。

李红青指出,当下不能只考虑工人的物质需求,更要深层次考虑工人的精神需求,要从各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予以落实,让建筑工人与工厂蓝领、企业白领一样拥有真正平等的社会地位。

相关新闻

最近更新